有多久没有在屏幕使用时间上见到dApp了?不论是不是所谓的ponzi,friend.tech做到了。
friend.tech的周均使用时长为1小时,但用户更多时候选择使用网页端
虽然有人戏谑地调侃,friend.tech(下文简称ft)最厉害的是他们「调动头部KOL的能力,这个是不可复制的」。而顶流KOL,以及Paradigm在加密行业的「金字招牌」,确实成为了ft第一、二轮火爆的引擎,但却没办法解释近期ft的发展态势。
从数据上看,ft的发展并不是一蹴而就,八月底到九月初这段时间的冷静期不仅让ft远离大众视野,也让投机客数量进一步减少。
2023年9月28日,ft产品上线约49天,团队手续费收入约为1500万美元
从社交产品的角度看,ft的数据也可圈可点。根据其官方公布的数据显示,ft的次日留存率超75%,周留存率超50%,即产品粘性强,用户还在大量使用这款产品。同时,活跃密钥持有者平均每天使用FriendsTech的时间超过30分钟。
虽然有网友调侃,27分钟都用来刷新页面,不过近期ft似乎加强了服务器性能,使用体验上较之刚上线之时有了很大的提升。
可对于整个行业的长远发展来说,重点不全在于friend.tech本身,以及其中的ponzi设计和财富效应。ft的真正意义是告诉市场,通过已有的技术,我们可以搭建出让人眼前一亮的产品。即使产品还在早期阶段,但通过创意和成熟的运营手段,也可以表现出成为消费级产品的潜力。
即使ft不成功,其使用的可以绕过苹果税的PWA技术、无需助记词的登陆方式、L2低手续的交互方式和优化的交易撮合形态。可以告诉奔涌而来的创始人和开发者,即使不做新公链和zk,也还有很多可能性。
而以上提及的每一项技术均不是ft原创。正如亨利·福特所说,「我没发明任何新东西,我只是把他人几百年来的发明组装成了汽车。」
本文不旨在研究ft是否为社交的Uniswap时刻(IsFriendtechtheUniswapMomentforSocial)。而是将根据friend.tech创始人Racer的社交平台和已知信息,从第一步登陆界面开始,解析ft使用的协议和基础设施。如有未能涉及的协议,欢迎各位读者告知,以便补充。
不只是强绑定Twitter,ft最初的产品还强绑定了一个老技术——PWA(ProgressiveWebApp,渐进式Web应用程序)。
虽然被称为老技术,但满足ft推送的需求还不满一年。Farcaster创始人DanRomero的介绍,Safari在16.4版本(2023年推出)的更新加强了对PWA的支持,这使得用户可以较为稳定的获得ft的消息推送。
总的来说,PWA还是一个网页应用,但通过在移动端提供标准框架,得以在Web应用中实现和原生应用相似的用户体验。包括消息推送、后台加载、离线使用、原生应用界面(类似原生应用的UI和UX)和桌面图标。
PWA对于很多开发者来说已经不是新鲜事。在国外,JackDorsey时代的Twitter早已支持PWA,而国内的微博和少数派等很多平台也都支持PWA,使用体验也非常优秀。甚至在加密圈,Coinbase、Orca、PancakeSwap等项目均支持PWA应用,和ft一样,很多DEX还支持跳转到手机本地的MetaMask等钱包,完成授权。
支持PWA的协议和网站
而对于加密圈来说,PWA技术还意味着绕过了各类商店软件的监管和30%的AppleStore分成。不知道你是否还记得,几年前Epic和苹果就堡垒之夜的「苹果税」问题吵的天翻地覆。而就在苹果和多家游戏巨头就「苹果税」问题争论不休之时,亚马逊的云游戏业务Luna就巧妙的选择了PWA模式绕过了AppleStore的监管。
在笔者与一些开发者的沟通交流中得知,即使在不考虑苹果税的情况下,PWA上线的综合成本较之于登陆应用商店更低,且同等用户量级的运维成本也较低。在本次ft使用PWA技术并成功吸引足够关注度之后,PWA可能会成为加密行业产品的一个重要实现路径。
同时,PWA技术也是ft在推出后,得以快速迭代和不断添加新功能的一大助力因素。
PWA的具体介绍,可以参考律动此前的文章《friend.tech用的PWA,是加密App绕开应用门户的最优解吗?》。
堆栈2:Privy——嵌入式钱包
「下载」完成后,ft并没有选择加密用户熟悉的传统方式(下载钱包、保存助记词、切换网络、将钱包连接到应用程序等),而是通过Google账户和AppleID登陆的方式,为用户创建了一个新的自托管钱包,以此避免了保存助记词或私钥的体验,简化进入流程,弱化了产品的加密属性。
这里ft选择的是Privy的嵌入式钱包的方式,达到与现在很多国内外主流的登陆方式一样的体验——用微信、QQ或者Google等主流平台账号授权登陆。
如果你认为这种嵌入式的实现方式可有可无的话,那么可以想象另一个版本的ft:下载MetaMask钱包,与MetaMask连接,然后将Twitter连接到该帐户。每次想从应用程序上的其他人那里购买key时,都必须跳到MetaMask,签署交易,然后回到应用程序。而这种用户体验下的ft基本上被排除在所有传统用户之外。
采用嵌入式钱包并不是对加密的背叛,PrivyCEOHenriStern表示,事实上它只是某些应用程序体验的一个非常好的替代方案——可以把邮箱登陆的传统互联网用户和加密原生用户放在同一起跑线上。
根据Privy的介绍,嵌入式钱包使用了MPC的技术,通过ShamirSecretSharing实现:其钱包安全数据被分为N份,并且可以使用N份中的M份来恢复。目前的Privy,将钱包安全数据分配了三份,集合其中两份可以触及账户。
嵌入式钱包最终达到的结果是,Privy无法单独重构助记词和访问用户私钥,并且用户可以随时访问自己的私钥,而无需通过Privy。即friend.tech和Privy都无法访问用户的私钥,但用户可以获得完整的加密货币钱包。
不过DefiLlama创始人0xngmi也曾在社交媒体上表示,「目前friend.tech将用户的密钥存储在前端,容易受到攻击」。但Privy的嵌入式钱包在2023年3月份才推出,且还在更新产品,例如近日就为其增添了恢复密码功能。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如今被诟病的新地址问题也会被解决,甚至硬件钱包也可以以某种方式接入ft。律动将持续关注嵌入式钱包及消费级加密产品的技术更新。
堆栈3:RaaS—Base,(RollupasaService)
完成账号注册和登陆,并将Twitter绑定后,向新建钱包注入以太坊(包含主网和Base两个选项),转入该账户Base链的以太坊是ft的唯一且通用的货币。得益于每笔交易都发生在Base链上,ft的用户交易手续费极低。
从Base上线的火爆可以看出,市场逐渐将「一键发币」的事实转变为「一键发链」(RaaS,RollupasaService)叙事的预期。基于OPStack构建的Base,某些数据甚至超越了Optimism本身。总结此前各大机构和媒体的叙述,OPStack拥有共享安全性、功能强大,费用低廉和开源等特性,使用RaaS可以极大的避免加密行业中盛行的「造轮子」问题,也降低了割裂。
近期Base在用户数和交易笔数上均超越Optimism,数据来源:DefiLlama
而未来,越来越多诸如Conduit、Caldera和Eclipse等RaaS协议的上线,或许一键部署L2可以很快的飞入寻常百姓家。
堆栈4:bondingcurve
而在ft之中,Racer直接将所有的交易构建在bondingcurve(联合曲线)之中,无需任何的外部LP(LiquidityProvider),每个Room的参与者之间自然而然的形成了一个交易媒介。每个人Room和Key的价格都是有理可依,有迹可循。简单透明的计算方式,避免了繁杂的算计和交易漏洞。
ftkey的bondingcurve曲线
当然,很多用户在讨论目前bondingcurve下的key价格过高,会影响潜在加入者的支付意愿等现象,可能也是ft团队需要面对并解决的问题。
堆栈5:其他
即使ft的一切都来自于Base链上的智能合约(用户完全可以通过其他前段与ft进行交互),可似乎人人都认为,ft是Web2.5的产品。
例如PWA本身就是一个要靠中心化服务器支撑的技术,ft中每个Room内的聊天内容是完全中心化的,并未加密和存储于IPFS或者Ar等去中心化存储协议之上。而且用户地址和Twitter用户的信息也是强绑定的,在一些用户看来就是一种吸血鬼攻击或者寄生。
不过由ft引发的一系列衍生活动,都是实打实的基于智能合约。例如此前发生的内存池泄漏事件,导致机器人可以在同一区块内大量购买新用户的key。以及如今推出的,基于网页端或者TGbot端的各种机器人和衍生品。甚至是以后可能会推出的基于key的投票、NFT分发等行为和活动,也都是基于链上数据。
在重心逐渐转向MassAdoption和消费级应用的路上,加密里关于去中心化的争议一定不会少。可正如Privy一篇文章中提到的,如今的Web3,面向用户,而不是专家。
启示
某种程度上,friend.tech确实更像是传统互联网产品,在产品和规则的调整频次上体现的淋漓尽致:迭代速度快,成本低。
产品迭代
ft的产品迭代速度无疑是远超加密行业平均标准的。这一点从产品底部的导航栏能最直观的感受到,初版的ft只有主页、探索和空投三个选项,而现在已经有主页、关注列表、聊天、探索和空投五个选项。简而言之,ft更像一个产品了。
ft功能对比,上部分为初版,下部分是多次迭代后的版本。
律动还整理了ft公布的更新事件,以更直观的方式展现产品的更新内容和频率。如果真如同社区中流传的,ft团队只有3个成员的话,这个产品的更新频率足以让很多加密圈的用户大吃一惊。
精细化运营
自从空投猎手们成为加密行业的主要用户以来,项目方与女巫攻击的博弈就成了一个重点。而ft在积分规则上的黑盒和高频次调整似乎并没有引发社区大范围的中心化讨论,甚至很多用户表示双手赞成。
快速迭代在codeislaw的智能合约里是很难做到的,但ft的合约只固定了交易层面,而积分和产品功能是数据层面。怎么调整可变的规则,才能吸引更多用户,减少漏洞,激发用户活力,从而达到促进智能合约数据优质增长的目标,靠中心化的调整无疑是好办法。
正如同为用户所熟知的传统互联网产品,要通过大量的内部数据分析、调研和AB实验等很多方式才能摸索出合适的PMF(ProductMarketFit,即产品市场契合点)。
ft团队在市场的运营策略上也颇具章法。例如在产品的启动上,第一波的热度来自KOL宣传下的大范围冷启动,影响力波及到绝大部分加密用户。当产品上涨势头衰竭之时,ft宣布的Paradigm融资为其产品增加背书,同时也吸引来广泛的空头猎手和更多感兴趣的机构。同时ft团队还对产品进行了动态调整,不仅迎合了ft社区的(3,3)策略,为互相购买提供了助力,也大幅减弱了自我购买者的积分。
美团联合创始人王慧文在他的产品课里讲到,在抽象层面人类是热爱创新的,在具象层面人类是恐惧创新的。
事实上今天大多的成功案例都不是行业内的第一款产品。希望friend.tech的出现能激发出行业内更多的新想法和有创造力的产品,期待加密消费级应用更多的涌现。
本文可能来自AI生成或投稿,请分辨其真实性!转载需注明出处:http://www.lanbi.net/news/67313.html